產後護理怎麼做?|婦產科醫師的3階段修復法
產後護理分三階段:急性期(0-7天)重點監測出血與惡露;基礎修復期(2-6周)注意傷口護理與束腹帶使用;機能強化期(6周後)加強骨盆底肌訓練。哺乳需增加500大卡熱量,補充鐵與DHA。篩查產後抑鬱,42天回診檢查子宮復舊。避免產後護理誤區,個性化修復最關鍵。
產後護理分三階段:急性期(0-7天)重點監測出血與惡露;基礎修復期(2-6周)注意傷口護理與束腹帶使用;機能強化期(6周後)加強骨盆底肌訓練。哺乳需增加500大卡熱量,補充鐵與DHA。篩查產後抑鬱,42天回診檢查子宮復舊。避免產後護理誤區,個性化修復最關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