孕婦不能吃什麼 | 孕婦不能吃什麼水果、孕婦不能吃什麼東西、孕婦不能吃什麼食物
懷孕期間的飲食選擇直接關係到母體健康與胎兒發育,許多日常食物可能潛藏流產、早產或畸胎風險。本文由婦產科醫師角度,系統性整理孕婦應避免攝入的水果、海鮮、中藥等七大類禁忌食物,並附上臨床醫學依據與替代建議,幫助準媽媽建立安全飲食觀念。
一、孕婦不能吃什麼水果?
水果雖富含維生素,但部分種類可能引發宮縮或影響胚胎發育:
- 山楂:含大量果酸會刺激子宮平滑肌收縮,增加流產機率。
- 木瓜(未成熟青木瓜):木瓜酵素可能誘發宮縮,成熟木瓜少量食用無妨。
- 鳳梨:鳳梨蛋白酶會分解蛋白質,過量可能導致出血。
- 荔枝/龍眼:高糖分且屬性溫熱,易引發妊娠糖尿病或上火症狀。
- 楊桃:腎功能負擔大,妊娠高血壓孕婦應絕對避免。
營養師建議每日水果攝取量控制在2-3份(1份約拳頭大),優先選擇蘋果、芭樂、奇異果等低升糖指數水果。
二、孕婦不能吃什麼東西?
下列日常食品可能含有致病菌或有害物質:
- 生食與未滅菌乳製品:生魚片、半熟蛋、軟質起司(如Brie)可能含李斯特菌。
- 含酒精飲品:即使低酒精濃度也會通過胎盤影響神經發育。
- 高咖啡因食物:每日咖啡因攝取勿超過200mg(約1杯中杯美式)。
- 加工肉品:香腸、培根等含亞硝酸鹽,與胎兒神經管缺損有關。
- 含糖飲料:增加妊娠糖尿病風險,建議改喝無糖豆漿或牛奶。
三、孕婦不能吃什麼菜?
蔬菜的選擇需注意以下禁忌:
- 馬齒莧:性寒滑利,實驗顯示可能刺激子宮收縮。
- 蘆薈:蘆薈素會引發骨盆充血,嚴重導致流產。
- 韭菜:纖維粗硬難消化,易加重孕吐與胃灼熱。
- 茄子:含茄鹼(Solanine),體質敏感者可能誘發宮縮。
- 發芽馬鈴薯:芽眼處龍葵鹼濃度超高,有致畸風險。
深綠色蔬菜如菠菜需燙過去除草酸,避免影響鈣質吸收。
四、孕婦不能吃什麼中藥?
中藥材需嚴格禁忌以下品項:
- 活血化瘀類:紅花、桃仁、三棱、莪朮,可能導致胎盤剝離。
- 瀉下通便類:大黃、番瀉葉、芒硝,過度刺激腸道引發反射性宮縮。
- 毒性較強類:附子、烏頭、馬錢子,即使炮製後仍有風險。
- 芳香開竅類:麝香、冰片,傳統認為會「動胎氣」。
常見養胎中藥如黃芪、黨參也需經醫師辨證使用,不可自行進補。
五、孕婦不能吃什麼魚?

大型魚類因生物累積作用含高量重金屬:
- 鯊魚/旗魚/鮪魚:汞含量超標,影響胎兒腦部發育。
- 馬頭魚:台灣海域常見但蓄積多種海洋毒素。
- 野生鱸魚(大型):位於食物鏈頂端,甲基汞濃度隨體型增加。
建議選擇小型魚如鯖魚、秋刀魚,每週攝取2-3份(1份約3指寬大小)。
六、孕婦不能吃什麼海鮮?
海鮮風險主要來自污染與致病菌:
- 生蠔/貽貝:濾食性貝類易累積海洋弧菌與重金屬。
- 蟹黃/蝦膏:內臟部位污染物濃度最高,且膽固醇過高。
- 醃製海產:鹹魚、烏魚子等含亞硝胺致癌物。
- 不明來源海藻:可能吸收砷等有害物質。
所有海鮮必須徹底煮熟,避免產地不明的進口水產品。
七、其他應避免的食物
綜合臨床常見禁忌:
- 發酵類食品:腐乳、臭豆腐可能含黃麴毒素。
- 油炸食品:反式脂肪酸影響胎兒必需脂肪酸吸收。
- 過量動物內臟:維生素A超標可能導致畸胎。
- 含鋁添加物:油條、甜甜圈使用明礬影響神經發育。
專業建議與替代方案
根據台灣婦產科醫學會指引:
- 蛋白質優先選擇雞肉、豆腐、毛豆等低污染來源。
- 鈣質補充以低脂牛奶、黑芝麻、小魚乾為佳。
- 葉酸每日需達600微克,可從深綠色蔬菜與營養補充劑獲取。
- 水分攝取每公斤體重×30ml,避免含糖飲料。
若出現食物過敏或不適,應立即停止食用並諮詢主治醫師。
分類: 孕期健康管理